正文
这一年,莱芜、钢城、莱芜高新变化有多大?答案看这里!
济莱区划调整是济南、莱芜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机遇,就是要发挥双方比较优势,实现区域竞争力整体提升,同时做大做强省会,让济南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发挥龙头作用,在全省东西协调发展中发挥带动作用。
一年来,莱芜区、钢城区和莱芜高新区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,积极对标、加快融入,借势借力、狠抓落实,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、新成效,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。
莱芜区
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、助推高质量发展,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,瞄准新旧动能转换,聚焦重点、全力突破。
培植新兴动能,持续发力新医药、新能源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。
提升传统动能,加快43个重点技改项目进程。对40个区级重点项目、13个市级重点项目,持续接力。
优服务激活力,年内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.3万户,130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进驻大厅。
惠民生聚民心,全面巩固75个省市贫困村、1.9万人脱贫质量。
钢城区
聚焦项目推进再发力,重点加快总投资438亿元的67个重点产业类项目、总投资168亿元的18个技改类项目高品质建设。
高铁东站,带动城市东扩发展,拉开城市建设框架。
聚焦城市功能完善,围绕城市更新、城市双修、路网畅通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领域,超前谋划建设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工程,真正把精致大气、百姓期盼的新钢城展示出来。
大力实施美化亮化工程,提升城市公园档次,让市民推门望绿、移步入园。
解决商贩困难、满足群众需求,在御龙湾、金水路附近划定便民市场,解决了农民时令季节瓜果蔬菜销售难的问题。
莱芜高新区
加快6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,加快推进一批区级重点项目年底前建成投产,全年确保投产项目20个以上。
加快推进中关村信息谷创新示范基地、诺亚应急装备等一批落地项目。
深入开展“遍访民企”服务活动,质量效益、规模档次、对外贸易明显提升。
坚持生态优先、以城带乡、融合发展、共建共享的理念,重点实施民生提标、城市品质、生态环境“三个行动”,不断增强城乡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