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全国政协委员孔维克:创作更多嵌有齐鲁文化印记的艺术精品

在信息化时代,通信技术在为人们带来便捷沟通的同时,也滋生了令人困扰的骚扰电话问题。全国政协委员、山东画院院长、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孔维克对此十分关注。

“我自己也深受其扰,手机上时常会集中接到一批骚扰电话,这些电话还会不断更换号码,挂掉一个,另一个立刻响起。”孔维克表示,2024年下半年,他通过调研、座谈等形式,广泛征集市民和专家的意见与建议,最终形成了提案。

“工信部数据显示,2023年全年共拦截骚扰电话540亿次,政府通过技术手段为我们阻隔了大部分骚扰电话。”孔维克指出,电话营销是经营者开展广告营销的一种形式,本身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常见且合理的行为。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,有效的营销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。然而,当营销方式演变为骚扰电话,就构成了违法违规行为。

日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“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、看到光明、看到未来,保持发展定力、增强发展信心,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”。孔维克也关注到了民营企业家群体,他于2024年下半年多次走访企业,形成了相关提案。

今年是孔维克第三届连任全国政协委员,在他看来,政协委员既要把使命担当融入本职工作,又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,广泛倾听、深入调研。多年履职,孔维克每年都会提交十几个提案,内容不限于他从事的文化艺术领域,更涉及乡村振兴、民生、经济等多个领域,很多提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。“比如近几年,我关注了全面放开二孩、细化农业保险制度等,都在实践层面得到落实或作为决策参考。”孔维克说。

创作是艺术家的立身之本。孔维克率先力行,创作了《公车上书》《沂蒙山下的识字班》《中国人民解放军驰援武汉》等贴近时代、讴歌人民的作品。作为学术带头人,他立足山东文化资源,打造了“画孔子”“画泰山”“画黄河”等备受欢迎的美术品牌,举办了“儒学之光”“永远的沂蒙”“黄河入海流”等大型展览,推出大量记录新时代、讴歌新时代的优秀作品。“今后将拿出更多更好反映时代、嵌有深深齐鲁文化印记的艺术精品。”孔维克说。

编辑:许润桐

责任编辑:崔翠 许小仙